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敬祝寿无疆:著名教育家鲁洁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南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鸟语花香,春光明媚。2010年4月17日。南京师范大学南山专家楼。 “鲁洁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在充分听取了一番精辟深邃、热情洋溢的大会主题发言与百花齐放、别

鸟语花香,春光明媚。2010年4月17日。南京师范大学南山专家楼。

“鲁洁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在充分听取了一番精辟深邃、热情洋溢的大会主题发言与百花齐放、别具一格的自由发言后,在大家期待已久的热烈掌声中,德高望重的鲁洁先生发表了重要讲话。她的讲话质朴平实、言简意赅、情真意切,非常感染人、教育人。她很谦虚地说,自己做得还很不够,她没有像大家所说的那么好。她很理解她的弟子们当年的不容易,她甚至为自己十多年前对弟子的严厉批评而愧歉不已。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困难。她觉得当时还没有完全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教育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令人感动。说到动情之处,我注意到,她的眼睛已经湿润了。她还特别提到,她几乎是饱含热泪读完朱小蔓教授写的文章的,因为,朱教授是在上手术台的前一天才抱病完成作品的写作。那不光是用文字写成的作品,更是用心血与热泪完成的重要作品。她很是感动、很是感激、更是谦虚地反复强调:“你们给予我的,多于我给予你们的”。

她特别提到她的最后一个博士生王啸毕业时她的复杂心情。鲁老师参加会议时,只要有可能,她喜欢自己坐在一个不太为他人注意的角落里。但,就要送别自己的最后一名博士生时,为了让自己的学生毕业典礼的一天过得愉快、留下美好难忘的记忆,她一反常规,特意坐在了第一排。目的在于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老师,让学生多一分欢乐,多一分愉快。她想的更多的是,他将再也没有自己师弟、师妹欢送他了,因为他就是最后一名毕业生。作为老师,尽量为自己的学生做得更好一些,甚至不惜改变自己的习惯。说实在的,场面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她甚至引用了陶渊明的诗,都冒出了过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念头。但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使命感,使她深刻地指出,我们都是局中人,而不是局外人。“你在做什么?做得对吗?做得好吗?做得有效吗?”当人们对种种社会现象、教育现象提出自己的意见时,她问道,我们是同谋?是合伙人?她引用张伯苓的话说,“有我在,中国不会亡”。听她说到这里,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油然而生。

她也积极地回应大家对她的祝福。有人说,以她的胸怀、身体,她会很轻松地迎来米寿(88岁),也会创造性地相期以茶(108岁),更有学生做诗赋词,“敬祝寿无疆”。她冷静、清醒地说,自己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当她引用这句话时,她已经将自己置之度外,完全进入了一位教育大家的忘我境界。她说,她的教育梦想还在继续,她就是要努力地成就自己的灵魂。她寄希望于大家,她更愿意相信大家,共同构筑一个教育的梦想。

她对在场的弟子们,对来自全国的教育界专家学者们,对正在攻读学位的博、硕士研究生们说,让我们共同为美好的梦想而努力,为中国的青少年活得幸福、快乐、健康成长而努力。她充满深情地对她的学生们说,无论你们身处何处、身居何职,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关注、期待着你们,如果真有所谓另一个世界的话,我依然会继续在那里关注和期待着你们。

“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梦想,我们并不孤独!”在我的印象里,这是她讲话的结尾。我特别注意到,她的眼睛早已湿润。

旋即,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一种英雄主义的豪迈与理想主义的气息在会场上空弥漫、升腾。

此时,我看了看坐在我身旁的鲁门弟子刘晓东教授,他正在用纸巾一遍又一遍地擦拭自己的热泪。

此时此刻,之前我曾经仔细阅读过的前任中央教科所所长、党委书记,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朱小蔓老师饱含心血与热泪写成的文字,如行云,如流水,不断在我眼前浮现:

“我的教育学博士导师鲁洁先生80华诞即将来临。所有热爱和尊敬她的人都在诚挚地祝愿她健康长寿、永葆学术青春。对于她这样一位视学术思考为生命中最大乐趣的人,祝贺她寿辰的最好方式无疑是激发人们重温她的作品,走进她的学术生活,更深入一些地研究她的思想。”

凡了解先生的人都知道她鲜明的个性特征:她从不人云亦云、趋炎附势,更不随波逐流。坚持独立判断和选择,坚持独立思考与写作,这既是她极为令人羡慕的优秀秉赋和能力,也是她坚定明朗的价值观和信念。自从选定从道德的角度研究教育,她就一天也没有放弃过。道德教育哲学是她治教育学的核心和灵魂,以道德之“眼”看教育、思教育是鲁氏教育学派的明显标识。”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jxjyyj.cn/zonghexinwen/2020/0914/648.html



上一篇: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复查时自查报告
下一篇: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 “内分泌代谢疾病最新进展

继续教育研究投稿 | 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继续教育研究版面费 |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