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开学后 线上教育该如何继续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年上半年,居家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个性化。许多教师在网上教学时积累了许多经验,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创造了新经验,但同时也暴露出教育工作中的一些短板。

  今年上半年,居家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个性化。许多教师在网上教学时积累了许多经验,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创造了新经验,但同时也暴露出教育工作中的一些短板。在线学习固然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了、空间扩大了,似乎使教师的作用降低了。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自学很难进行,学习质量很难保证,线上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9月份开学,线下教育逐渐恢复,与此同时,我们是否应该通过上半年在线教育教学的实践得到一些启示?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状态迎接新的开始?为此,本刊邀请几位教育工作者为大家提供一些他们对在线教育的思考。

  线上教育

  不是线下的照搬与复制

  特殊时期,在线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主战场。随着在线教育的时间线延长,越来越多的教师清醒地认识到,现在在线教育不是简单地把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在线方式已经对学校教育的传统方式提出了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融合应用实验室主任陈玲认为,对学校管理者最大的挑战是在了解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教学任务和要求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在线教育理念、兼顾本校实际的工作规划和相关制度,支持师生在线教学的顺利进行。对教师的最大挑战则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调整。“线上教学不是线下教学的复制和照搬,教师除了需要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外,更重要的是提升线上教学的设计能力,从过去强调‘教’转为线上支持‘学’,从一个直接内容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服务者,要学会甄别、设计甚至开发合适的线上课程资源,要学会设计支持学生自主、协作和探究的各种线上活动,要学会利用各种评价工具对学生开展学习过程追踪,开展学习效果评价和反馈。”

  在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白宏宽看来,学校作为教学管理单位面对的挑战是能否为教与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近年来,数字技术突飞猛进,使线上教学变得十分便捷,但学校之间在数字化程度和教师掌握数字技术手段上差异巨大,多数学校尚未建立高效便捷、师生熟练掌握的数字化线上平台,对教师的技术培训上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很多学校只能简单应对。”

  北京丰台二中校长何石明表示,特殊时期,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师等多种途径了解外部,获得知识。在学生眼里,教师只是学习的一种外部资源。因此,教师打动学生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知识,更多的是需要自己的综合影响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素养,要求教师从“教的专家”成长为“学的专家”,成为学生人生的导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师,成为人生的规划师。而非只是把知识进行简单的复制,从线下搬到线上。

  线上教育

  固然便利但需认清不足

  线上教育固然带来了便利与快捷,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在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习科学实验室副主任崔京菁看来,师生的交互转向虚拟空间,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和绝对权威,作为“数字公民”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广泛,作为线上教学的实施者,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支持者和指导者,如何防止线下教学线上“搬家”,是教师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目前,适合线上学科教学和师生交互的创新型模式尚未成熟。

  “同时,线上学习元认知能力有待提升。对于学生线上学习来说,影响学习效果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聚焦学生学业状态变化和发展,增强线上学习自律性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当前学生对自己学习和思考过程的认知和理解不够充分和深入,对自己的各种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监控和调节意识有待增强,对自己的认知水平有待提升。”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初中部负责人孙福明认为,线上教学由于缺少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环境,师生不能同在教室上课,缺少了现场感。师生之间没有眼神、神情、语言、动作等及时交流和互动,有种无力把握的感觉,直播或录播时即使用尽浑身解数,总觉得心中无底。“这种感觉与其说是教学方式的不适应,其实更本质的问题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放心’,缺少了‘掌控感’,这样感觉的存在和缺失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控制和开放。”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jxjyyj.cn/zonghexinwen/2020/0910/628.html



上一篇:国学易学大师于文海受聘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下一篇:教育部将研究珠算文化进小学 业界争论仍未休止

继续教育研究投稿 | 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继续教育研究版面费 |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