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我的孩子我的爱:记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园长宋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宋丽玲,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园长兼党支部书记。曾获得全国宋庆龄幼儿教育奖、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省特级教师、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骨干园长、有突出贡献

宋丽玲,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园长兼党支部书记。曾获得全国宋庆龄幼儿教育奖、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省特级教师、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骨干园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继续教育先进个人物等称号。

走进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我会感到这里才是孩子们生活的真天地。一幅幅笔触稚嫩、色彩艳丽的彩绘墙壁,一个个形象逼真、造型独特的学具,从墙面到地面,到棚顶,所有的空间都为孩子精心打造。走在任何一个班级里,我看到老师融入在孩子的中间,孩子们在各自的空间里玩耍、嬉戏……这就是尚志幼儿园为孩子们创造的“开放、表现”的自主生活空间……

宋丽玲,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园长。在她担任园长的10多年时间里,尚志幼儿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幼儿园为全国、省、市、区提供教学改革现场会数十次;组织接待国内外、省内外专家百余次;代表黑龙江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贯彻《纲要》经验交流会两次……如今的尚志幼儿园已发展壮大为3个园所,成为全国15所试点园之一,是我省、市幼教改革主流标志的窗口、家长和社会充分认可的品牌幼儿园,尚志幼儿园已经把黑龙江省的幼儿教育推向了全国。这一切成果的取得是因为尚志园有着一群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更因为她们有一个爱教育、爱孩子的好园长——宋丽玲。

宋丽玲特别爱孩子。孩子们只要看见宋丽玲,都会远远地跑过去扑到宋丽玲的怀里,而宋丽玲的第一个反应是立刻蹲下来,然后拉着孩子的小手,仰起头笑眯眯地瞅着孩子说:“宝贝儿,你好啊!”亲切、和蔼,这是宋丽玲给我的最初印象,但真正地了解宋丽玲,还应从她最鲜明的特质“创新、爱学习”说起。

创新是她的优势

宋丽玲的创新不分巨细,大到轰动全省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小到每本档案上醒目的小标记的设计,只要是幼儿园生活、工作能遇到的事情,都淋漓尽致地闪烁着宋园长创新的光芒。

在任何一项重要文件下到尚志园时,老师们都有不约而同的感受:这一项我们不是正在做吗,那一项我们不也是刚刚做完吗?尚志园就是这样做得永远比别人早一步。一位老师不无幽默地告诉我:“昨天在班里我还想,咱们班的区角是不是该重新布置了,结果今天开会宋园长就告诉下周检查区角变化。”宋丽玲不墨守成规,不满足现状,对每项工作都有创新意识。她带领教师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整体改革”,开拓性地用理论和实践构建了以“开放、表现”为范式的园本化课程环境,形成了一整套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策略到评价的全新完整的教育教学新秩序,使尚志幼儿园拥有了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管理开放、课程全面、注重表现”的课程体系。

我看过也经历过新生孩子入园,孩子一旦看见妈妈身影的离去,孩子眼神里充满了无限的恐惧随之而来的就是撕心裂肺的哭声,每每这时,幼儿园的栅栏外面总有一群守候的家长,他们一站就是一上午甚或一天。但那样的情形,在尚志园却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在新生入园之前的一个月,园里会给每位即将入园的孩子家长发放一份调查表,这份调查表要求家长详细记录孩子在家时的种种表现,如孩子的饮食起居、与人沟通、独立游戏……并请家长明确孩子在入园前应达到何种状态。入园的第一周孩子在园里只需呆上一两个小时即可;入园的第二周,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在园里的时间,一个小时、一上午都可以;当然还有第三周、第四周。循序渐进,直至孩子熟悉这里的老师、这里的环境,把幼儿园真正当成自己的乐园。好多家长说:“园里这样安排,孩子感觉好像天天去游乐园一样,每天都自己吵着要去那个“大游乐园”!开放的空间,自主灵活的管理,这怎能不成为孩子们梦想的欢乐园!

做好大班孩子的幼小衔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宋丽玲又开始了大胆地创新。模拟小学的课间10分钟;模拟小学的现场报名;在班级活动角摆放小学的课桌椅,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坐坐,感受一下;与孩子们签个守时守约的小规定,让孩子们知道守时的重要性;午睡时间逐步的缩短……这一切的举措,都源于宋丽玲对孩子们年龄认知特点的保护。保护孩子的好奇,激发孩子的创造,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幼儿教育,让每个孩子通过好的教育而改善他们的生活,在他们发展的关键期给予他们适宜的教育——这是宋丽玲工作创新的巨大源动力。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jxjyyj.cn/qikandaodu/2020/1210/905.html



上一篇:霍华德·耶拉·麦克拉斯基
下一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07年度学术动态

继续教育研究投稿 | 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继续教育研究版面费 |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